来源:中国职业病网2019-3-7 17:27:21
浏览:(248) 点赞:(0) 评论:(0)
不良气象条件是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具体包括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气压、低气压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低温作业及其所致职业病的诊断、临床特点、急救治疗、职业人群等方面的内容。
不良气象条件是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具体包括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气压、低气压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低温作业及其所致职业病的诊断、临床特点、急救治疗、职业人群等方面的内容。(特别说明:文内有冻伤配图,可能引起不适。)
低温作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按照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分为4级。低温作业主要有两类,一是寒冷季节从事室外或室内无采暖设备的作业;二是工作场所有冷源装置的作业。
低温作业可导致职业病——职业性冻伤,致病因素主要是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大等。
职业性冻伤的诊断要求:
1.0℃以下低温环境作业史,或短时间接触介质(制冷剂、低沸点液态气体等)的职业史;
2.有受冻部位冻结和/或融化的临床表现;
3.参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4.鉴别诊断: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职业病冻伤的临床特点
患者主要出现体温过低和局部冻伤两方面的表现。体温过低:体温降至35℃或以下,寒战、心肺功能障碍以致死亡。局部冻伤:重度冻伤组织冻结时皮肤呈苍白、紫红甚至蜡块状;复温融化后表现为发红、肿胀、水疱、组织坏死等。
冻伤多见于身体末梢暴露部位,如手、足、耳等。冻伤的症状和体征突出表现在受冻部位复温融化后。根据严寒环境或介质(制冷剂、液态气体等》接触史,冻结部位复温融化后的皮肤颜色、水肿程度、
水(血)疱形成及其性状、渗出、患者自身感觉等悄况即可基本确定。
多为散发。但寒冷季节在户外进行集体作业时,如防护不当,在短时间内可能暴发大量病例。
职业病冻伤损伤程度的分级
目前,冻伤在医学上可按照病理分度即I、Ⅱ、Ⅲ、Ⅳ四度,或临床上按轻度冻伤(I、Ⅱ)和重度冻伤(Ⅲ、Ⅳ)分级;冻伤职业病诊断根据冻伤伤度、冻伤面积、痊愈后可能造成的组织丢失与功能障碍程度综合分级,分为壹级冻伤、贰级冻伤、叁级冻伤和肆级冻伤。详情请查阅《GBZ 278-2016职业性冻伤的诊断》。
职业病冻伤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
立即脱离接触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将患者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暧措施,确保伤部无再次冻结危险;采取积极复温治疗措施(由里到外,由躯干到四肢),直至指(趾)皮肤潮红、肢体变软。转送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防止外伤,下肢冻伤者应卧床制动。如难以确定伤情时,按重度冻伤处置。
如合并低体温,应先处理低体温;如合并其他严重伤病(伴有眼、呼吸道损伤或化学中毒时),应依照其对生命安全影响的大小,依次先后处置(参照相应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处理,或请专科医生诊治)。
局部冻伤:对处于冻结状态的伤部,应快速温水复温(40℃?42℃),但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方法复温;已融化组织可用氯己定溶液(~40℃)多次温浸;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扩血管、抗凝血与溶栓治疗等。
其他处理: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
冻伤的愈后情况
I度冻伤:水肿消退后皮肤无明显变化,1周左右痊愈,不留瘢痕。
Ⅱ度冻伤:若无感染,水疱干燥后形成较薄痂皮,3周左右脱痂后痊愈,无组织丢失,可遗留对冷剌激敏感,多汗。
Ⅲ度冻伤:水疱逐渐干燥形成较厚的黑硬痂,脱落后形成溃疡,愈后留有瘢痕及功能障碍。
Ⅳ度冻伤:3周左右冻区逐渐干燥变黑,组织干性坏死,坏死组织自行脱落形成残端或需截肢;如并发感染,坏死组织形成湿性坏疽甚至气性坏疽。
发生冻伤的常见职业和职业人群
发生冻伤常见的职业:包括寒冷季节从事户外作业,或室内无采暖或有冷源设备的低温条件下的作业,如林业、渔业、农业、矿业、护路、通讯、运输、环卫、警务、投递、制造业(户外)等。
易发生冻伤的职业人群: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工人、林业工人、汽车司机、建筑工人、户外维修工人、邮递员、清洁工人、食品冷藏工人、接触化学制冷剂和低温介质的工人等。
本文所指的职业性接触介质(如制冷剂、低沸点液态气体),常见的有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液氮、液氨、液氯、液氮、氟利昂等,由于其沸点过低,在常压下蒸发的瞬间可形成一268.9℃-29.8℃的低温。
职业病冻伤的防护——防寒保暖措施
1.作业地点按照相关卫生标准提供采暖设备。
2.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寒服、手套、鞋(靴)、面具、耳罩等,增强耐寒能力。
3.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
4.加强营养摄入和运动锻炼,增加身体体质,补充热量消耗。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延伸阅读
评论原文:
评论
公众号-职业病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重庆工商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全国免费热线:400-0181619
职业病网 - 中国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