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病网2018-4-26 14:54:34
浏览:(1142) 点赞:(0) 评论:(0)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如电焊器、碳精灯、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一、简介电光性皮炎是中国法定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 一般在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的情况下,于照射后数小时内发病。 电焊工容易发生在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 电…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如电焊器、碳精灯、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
一、简介
电光性皮炎是中国法定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
一般在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的情况下,于照射后数小时内发病。 电焊工容易发生在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
电光性皮炎表现为急性皮炎,其反应程度,视光线强弱、照射时间长短而定。轻者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有灼热及刺痛感,脱皮等症状。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表皮坏死,疼痛剧烈。
本病常伴有电光性眼炎发生。
减少在人工紫外线光源的接触,正确使用防护服等劳保用品,可以降低发病率。
按一般急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从事接触紫外线的相关工作,加以休息。在治愈后,在加强防护条件下可以从事原工作。
二、发病原因
电光性皮炎(Dermatitio Pho、oeleetriea)或电光性红斑(Erythema Rho士oeleC-trica)由工业上的人工光源如电焊、乙炔焰或氢氧焰气焊、炭精灯,水银石英灯等所致的皮炎。
三、诊断原则
根据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有无防护措施及作业环境调查等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类似皮炎及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
四、诊断标准
皮损表现为急性皮炎,其反应程度,视光线强弱、照射时间长短而定,轻者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有灼热及刺痛感;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表皮坏死,疼痛剧烈。本病常伴有电光性眼炎。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1 在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的情况下,于照射后数小时内发病。
2 皮损发生在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
GBZ 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本标准的第4.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805-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是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常发生于电焊工及其辅助人员。在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的情况下可以发病。为保护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有效的防治职业性皮肤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长春市第二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Electroflash Dermatitis
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如电焊器、碳精灯、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电光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电光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有无防护措施及作业环境调查等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类似皮炎及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
3 诊断标准
皮损表现为急性皮炎,其反应程度,视光线强弱、照射时间长短而定,轻者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有灼热及刺痛感;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表皮坏死,疼痛剧烈。本病常伴有电光性眼炎。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1 在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的情况下,于照射后数小时内发病。
3.2 皮损发生在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
4 处理原则
4.1 治疗原则
按一般急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4.2 其他处理
4.2.1 轻者暂时避免接触数天,适当安排其它工作;重者酌情给予适当休息。
4.2.2 治愈后,在加强防护条件下可以从事原工作。
5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适用于电焊工及其它操作人工紫外线光源的工作人员,亦适用于上述工种的辅助工作人员。
A.2 诊断本病需排除非职业因素引起的类似皮炎,如晒斑、光敏性皮炎、陪拉格(烟草酸缺乏症)等。
A.3 电光性皮炎患者如眼部无适当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尚可合并电光性眼炎,需与眼科医师共同处理。
五、处理原则
1 治疗原则
按一般急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2其他处理
2.1 轻者暂时避免接触数天,适当安排其它工作;重者酌情给予适当休息。
2.2 治愈后,在加强防护条件下可以从事原工作。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评论原文:
评论
公众号-职业病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重庆工商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全国免费热线:400-0181619
职业病网 - 中国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