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职业病网2018-5-6 17:55:21
浏览:(4894) 点赞:(0) 评论:(0)
关于“职业伤害”的调查与研究已经成了一种学科,也就是“职业伤害流行病学”。本篇主要讲述职业伤害的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职业伤害具有行业和职业分布、人群分布等特征,职业伤害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职业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职业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关于“职业伤害”的调查与研究已经成了一种学科,也就是“职业伤害流行病学”。本篇主要讲述职业伤害的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职业伤害具有行业和职业分布、人群分布等特征,职业伤害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职业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职业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一、职业伤害的分布特征
1.行业和职业分布
不同行业和职业的职业伤害事故率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美国职业伤害死亡数最多的职业是精细生产、手工艺、修理,其次为交通和农民、林业工人、渔民;职业伤害死亡率最高的是交通,其次是农民、林业工人、渔民和设备清洗工。
引起我国职业伤害死亡最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和企业内车辆伤害等;其中,建筑行业常见的有坠落、起重伤害、坍塌、触电和物体打击等,制造业常见的有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和坠落;最常见的多人死亡事故原因是坠落、化学中毒、金属工件和起重伤害等,涉及的设备主要是工作面、在建建筑物、起重设备和车辆等。
2.人群分布
许多研究都发现男性比女性易发生事故,一般认为他们受到的危险程度不一样。年龄小、工龄短者常常职业伤害发生率高,这与他们缺乏工作和事故经验有关。但年老工人的职业伤害发生率又上升,可能与生理上的衰老现象-应激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减退有关。
3.伤害类型
不同行业和工种,伤害的情况不同,伤害类型和伤害部位也有所不同。多数研究对伤害的类型、部位、性质、时间等进行了描述。研究较多的有扭伤、骨折、烧伤、电伤、机械伤害等。职业伤害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常见的有手、脚、四肢、头、腰、眼等。
二、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职业伤害的发生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如工人、工作场所、设备、心理、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多因素系统。因此,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的是直接原因,有些是间接原因。引起职业伤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人、工作内容和环境因素等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的统计变量有人口统计学指标、工作身份、经验、健康状况、心理因素、认知态度、不安全行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通常研究较多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工种、职业、文化程度、睡眠、疲劳、残疾、体重(肥胖)、饮酒等。
近年对职业伤害的人为因素,特别是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为失误予以重视。探讨各种可减少失误的干预措施。
2.机器设备
生产设备质量差、有缺陷或维护不善。防护设施缺乏或不全,生产设备上缺乏安全防护装置,如机器的轮轴、齿轮、皮带、切刀等转动部分缺乏安全防护罩。机器设备设计未遵循人-机工效学原则。
3.环境因素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主要有厂房大小、地面状况、采光、气温、通风、噪声等,后者主要有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对其职业的认可等。
4.劳动组织不合理与生产管理不善
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也起重要作用。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轮班和作息时间,调换工神等。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对工人技术指导及安全操作教育、培训不够;生产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无专人管理和维修制度;操作规程和制度不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不适用。
职业伤害的可预防性:尽管职业伤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目前的研究已阐明了职业伤害的基本原因和机制。根据现有知识,针对职业伤害发生人数多和发生率高的重点行业,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职业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职业伤害流行病学(occupational injury epidemiology)通过描述职业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险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伤害流行病学已成为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职业流行病学的原则与方法,同样适用于职业性伤亡事故的调查研究。职业伤害流行病学的研究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延伸阅读
评论原文:
评论
公众号-职业病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重庆工商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全国免费热线:400-0181619
职业病网 - 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