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职业病网2019-4-1 16:12:35
浏览:(236) 点赞:(10) 评论:(0)
箱包制造生产工艺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比较简单。在箱包制造的过程中,很多劳动者的健康也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威胁。那么,箱包制造业里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呢,应该如何采取防控措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箱包制造生产工艺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比较简单。在箱包制造的过程中,很多劳动者的健康也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威胁。那么,箱包制造业里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呢,应该如何采取防控措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箱包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有毒物质
1.胶粘剂:主要有毒物质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丙酮、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乙烷、溶剂汽油、卤代烃、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烯酸、三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醛等;
2.清洗剂:主要有毒物质成分为甲苯、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醇等;
3.稀释液:主要含有甲醇、丙酮、丁酮等有毒物质;
4.人造革面料:可能含有氨、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二异氰酸甲笨酯;塑料中可能含有丙烯腈、氯乙烯等有毒物质,彩皮革中可能含有铬等重金属物质。
二、生产性粉尘
化纤粉尘、棉麻粉尘、金属粉尘、塑料粉尘等。
三、噪声
主要分布在成型、缝纫、冲孔、铆钉、打钉等作业岗位。
箱包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一、前期控制及技术控制
1.选择无毒原辅材料,以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低毒材料代替高毒材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有毒物质。
2.对新建、改扩建、续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箱包加工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必须按有关审批程序的规定,通过相应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在竣工验收前进行控制效果评价。
3.改革工艺,采用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作业。
二、 通风排毒与隔离措施
(一)局部通风
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包括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在箱包加工生产中,对刷胶、配胶、晾晒、裁剪等工作岗位除自然通风外,对产生化学有毒物质的散发源需加设局部通风装置,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毒物质浓度。
(二)全面通风
对于工作场所化学有毒物质不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是化学有毒物质散发源的场所狭窄不能固定通风装置的情况,要在自然通风基础上,设置全面通风装置,并确保气流组织合理,达到有效的通风要求,使工作场所化学有毒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三)隔离操作
把高毒和低毒,有毒和无毒作业分开,对于因条件限制不能使工作场所化学有毒物质浓度降至国家标准以下的岗位、工序,在工艺上需采用隔离操作,把劳动者与污染源隔离开,减少或避免职业接触,保护劳动者健康。
三、个体防护
1.用人单位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应符合GB/T 18664和GBZ/T 195的要求,应建立个人防护用品的定期发放、维护和更换制度,应为劳动者提供合格、足量、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
2.直接接触有毒用品(如刷胶、配胶等)作业岗位的人员,应戴防毒口罩和化学防护手套、围裙或工作服,必要时应戴护眼镜;噪声作业岗位(如缝纫)应佩戴耳塞或耳罩。
3.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清洁、维护和更换,使用前后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损坏。
四、加强监督管理和责任意识
1.加强宣传,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并得到领导支持;2.制定产业政策,扶持和规范中小箱包企业的发展;3.明确职责,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长效监督管理模式;4.提高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用人单位自律性,强化自主管理,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作用;5.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职业卫生知识和服务水平;强化质量控制和落实管理制度;增加职业健康检查和配备检测、检验设备;6.落实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能;7.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清理整顿胶粘剂市场,坚决取缔不合格胶粘剂产品。
因此,不仅是企业应该多多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该大力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尽可能的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威胁。劳动者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可进行职业病体检;如果发现自己患有疑似职业病,应调离原职业病危害岗位,并申请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以保障自身权益。
责编:雷阳阳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下一篇:高温作业所致职业病的诊断及防护
延伸阅读
评论原文:
评论
公众号-职业病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重庆工商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全国免费热线:400-0181619
职业病网 - 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