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分类:
-
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碳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
铸工尘肺
其他尘肺病
过敏性肺炎
棉尘病
哮喘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
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硬金属肺病
接触性皮炎
光接触性皮炎
电光性皮炎
黑变病
痤疮
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伤
白斑
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
电光性眼炎
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噪声聋
铬鼻病
牙酸蚀病
爆震聋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铍病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砷化氢中毒
氯气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
光气中毒
氨中毒
偏二甲基肼中毒
氮氧化合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
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四乙基铅中毒
有机锡中毒
羰基镍中毒
苯中毒
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
正己烷中毒
汽油中毒
一甲胺中毒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二氯乙烷中毒
四氯化碳中毒
氯乙烯中毒
三氯乙烯中毒
氯丙烯中毒
氯丁二烯中毒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中毒
甲醇中毒
酚中毒
五氯酚(钠)中毒
甲醛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丙烯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有机磷中毒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杀虫脒中毒
溴甲烷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溴丙烷中毒
碘甲烷中毒
氯乙酸中毒
环氧乙烷中毒
其他化学中毒
中暑
减压病
高原病
航空病
手臂振动病
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冻伤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放射性骨损伤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性腺疾病
放射复合伤
其他放射性损伤
炭疽
森林脑炎
布鲁氏菌病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莱姆病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β-萘胺所致膀胱癌
金属烟热
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内照射放射病的病因丶治疗丶预防
来源:中国职业病网
时间:2018-4-6 15:28:11
现代放疗技术便利内照射广泛的应用,它不是通过远距离而是直接把放射源插入肿瘤或其周围组织,以此方式照射肿瘤细胞。放射源可注射、贮于特殊的施源器内或通过针或种子型小管植入。
现代放疗技术便利内照射广泛的应用,它不是通过远距离而是直接把放射源插入肿瘤或其周围组织,以此方式照射肿瘤细胞。放射源可注射、贮于特殊的施源器内或通过针或种子型小管植入。
体内放射治疗
此类放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血管内注入或放入脏器,如膀胱或腹部。
最常用的全身治疗方式涉及用放射性碘131,它有时用于甲状腺肿瘤。它在甲状腺癌中应用是有限的,因为许多甲状腺癌不能摄取碘。但如果在预试验中,甲状腺癌能摄取碘(给予的碘131同位素将在腺体内浓聚),因此可给予高放射剂量,而其他组织免于受损。
锶89用于治疗来自前列腺癌和乳癌的骨转移。从血管内给药,这种治疗初步应用于是临床已显示出可喜的治疗前景。
间质放疗
间质放疗也称近距离放疗,是直接将放射源放入肿瘤或内周围组织。最常用于头颈部肿瘤、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它也可与外射联合应用。
治疗方案
.除一般治疗和外照射放射病
相同外,主要通过减少吸收,和加速放射性核素的排除,关键是争取时间及时用药。
.经胃肠道吸收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催吐、洗胃、服沉淀剂、吸附剂、导泻剂等方法,减少胃肠道内的吸收。锶、钡、镭等二价放射性核素可用硫酸钡、磷酸二钙、氢氧化铝凝胶等沉淀剂或用吸附剂活性炭处理。褐藻酸钠有阻止锶、镭等放射性核素从肠胃道吸收的作用。
.经呼吸道吸入放射性核素时,应及时用棉签拭去鼻腔内污染物,用1%麻黄素滴鼻,或鼻咽部喷入1∶1000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也可用祛痰剂,使残留在呼吸道内的放射性核素随痰排出。
.已沾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3%肥皂水冲洗,必要时则需扩创。
.已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应及时选用合适的促排药物加速从体内的排出。氚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很快与水达到平衡,可通过大量饮水加速水代谢的方法,以达到加速氚的排出。
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碍等全身表现。靶器官的损害,因放射性核素种类而异,放射性碘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结节形成;镭、钚等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引起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稀钍元素和以胶体形式进入体内放射性核素,引起网状内皮系统的损害。最后还要有类似外照射放射病的全身性表现,经综合分析,方能作出诊断。
疾病预防
防止放射性核素对工作人员的内污染,应改进操作工艺,改善安全防护设备,同时应健全防护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内严格禁止吸烟、进食或存放食具。
①从事放疗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
②对接受放疗的患者,需严格掌握放疗的适应证,合理设计照射方法,制定正确的照射剂量。
③接触可能会造成内污染放射性核素的从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
④放射性工作从业人员,应做好上岗前及在岗期间每年一次的体检,必要时需进行应急健康检查。凡查出职业禁忌证者应禁止或脱离放射性工作。
上一篇: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下一篇:什么是放射性皮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