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分类:
-
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碳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
铸工尘肺
其他尘肺病
过敏性肺炎
棉尘病
哮喘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
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硬金属肺病
接触性皮炎
光接触性皮炎
电光性皮炎
黑变病
痤疮
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伤
白斑
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
电光性眼炎
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噪声聋
铬鼻病
牙酸蚀病
爆震聋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铍病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砷化氢中毒
氯气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
光气中毒
氨中毒
偏二甲基肼中毒
氮氧化合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二硫化碳中毒
硫化氢中毒
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四乙基铅中毒
有机锡中毒
羰基镍中毒
苯中毒
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
正己烷中毒
汽油中毒
一甲胺中毒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二氯乙烷中毒
四氯化碳中毒
氯乙烯中毒
三氯乙烯中毒
氯丙烯中毒
氯丁二烯中毒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中毒
甲醇中毒
酚中毒
五氯酚(钠)中毒
甲醛中毒
硫酸二甲酯中毒
丙烯酰胺中毒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有机磷中毒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杀虫脒中毒
溴甲烷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溴丙烷中毒
碘甲烷中毒
氯乙酸中毒
环氧乙烷中毒
其他化学中毒
中暑
减压病
高原病
航空病
手臂振动病
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冻伤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放射性骨损伤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性腺疾病
放射复合伤
其他放射性损伤
炭疽
森林脑炎
布鲁氏菌病
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莱姆病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β-萘胺所致膀胱癌
金属烟热
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来源:中国职业病网
时间:2018-4-4 14:43:27
本标准由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由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期接触职业噪声所致劳动者听力下降的诊断及处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因压力容器、反应釜等爆炸导致的爆震聋的诊断及处理。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诊断及诊断分级
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根据较好耳语频(500Hz、1000HZ、2000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轻度噪声聋:26dB~40dB(HL)
中度噪声聋:41dB~55dB(HL)
重度噪声聋:≥56dB(HL)
处理原则
观察对象不需要调离噪声工作场所,但同时患有耳鸣者例外。
轻度、中度及重度噪声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作业场所,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处理。
重度噪声聋患者应配戴助听器。
对噪声敏感者(即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Hz任一频率,任一耳达65 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上一篇:噪声聋跃升职业病第三杀手
下一篇:什么是铬鼻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