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二甲酯中毒-中国职业病网
“职业病稿件征集”

欢迎广大网友就职业病相关问题踊跃来稿,我们将根据稿件酌情给予酬劳!详情>

投递:zybwkefu@foxmail.com

大家都在搜: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职业病鉴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

硫酸二甲酯中毒释义

硫酸二甲酯中毒(dimethyl sulfate poisoning)是接触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所致的以眼及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病理概况康复案例科普视频
基本简介
暂无介绍。
病理病因
暂无介绍。
疾病特点
暂无介绍。
诊断检查
根据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硫酸二甲酯蒸气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表现,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1.刺激反应 
有一过性的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
2.轻度中毒 
有明显的眼结膜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眼脸水肿、眼脸痉挛、咳嗽、咳痰、胸闷等;两肺有散在干性罗音或少量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 两肺下野较明显,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3.中度中毒 有明显的咳嗽、咳痰、气急,伴有胸闷及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喘鸣音,可伴有散在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纹理增强,两肺中下野可见斑片状阴影或肺野透过度降低,符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
4.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 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咳出支气管粘膜坏死组织,明显呼吸困难、紫绀, 两肺广泛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多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少数呈蝶翼状阴影,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导致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b. 窒息(喉头水肿、大块坏死的支气管粘膜脱落);
c. 出现较严重的纵膈气肿、气胸、皮下气肿。
临床表现
急性接触硫酸二甲酯后迅速发病,一般3h左右,亦有短至1h,长达12h发病者。
(1) 轻度中毒:怕光、流泪、眼睛红肿、咳嗽、咳痰、胸闷、声音嘶哑、结膜充血水肿、两肺有散在干、湿罗音。胸部X线征象可能出现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表现。
(2) 中度中毒:表现为明显咳嗽、咳痰、气急、轻度发绀。肺部有干罗音,胸部X线征象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或急性间质性肺水肿改变。
(3) 重度中毒:明显呼吸困难、发绀、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弥漫性湿罗音。胸部X线征象符合泡性肺水肿。严重低氧血症。
治疗方案
急救治疗:
1.迅速脱离现场。对刺激反应者需观察24~48h; 中毒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给予雾化吸入和支气管解痉剂。早期、足量、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防治感染。眼部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重点暴露穹窿部,局部用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膏等。

1.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服,镇静、保暖。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患者输氧,必要时给予抗过敏、祛痰、药物对症处理,面罩加压给氧。
3.皮肤烧伤者,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局部用4%碳酸氢钠溶液敷24小时仔细冲洗眼部,防止料液残存。完后用抗生素眼药水及醋酸肤轻松眼药水交替滴眼。
预防措施
1.硫酸二甲酯作业工人需进行就业前体检,每二年进行定期体检一次。体检包括内科、眼科、胸部X线检查,有条件时可做肺功能测定。凡患有呼吸道疾患,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者及明显的皮炎患者不宜参加该作业。
2.有下列职业禁忌证者应调离硫酸二甲酯作业。
a. 明显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b. 明显的慢性结膜炎或角膜炎;
c. 明显的心血管疾病。
3.主要接触岗位附近应设置用于眼和皮肤清洗的喷淋装置,应穿工作服上岗作业,进入较高浓度作业区或设备检修及事故抢险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4.生产、使用或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
其它
1.轻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工作。
2.中度及重度中毒治愈后可给予短期休息,如留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及X线胸片或肺功能改变者,定期复查,必要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尘肺三期:张二娃

    患病情况:

    暂无介绍。

    治疗过程:

    暂无介绍。

    治愈现状:

    暂无介绍。

  • 工伤以及职业病相关法律问题

  • 工伤以及职业病相关法律问题

“职业病公众号”

公众号-职业病

“职业病手机网站”

手机版网站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80100  渝ICP备170136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11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渝)-经营性-2018-0005 重庆工商

CopyRight2007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所有:职业病网

全国免费热线:400-0181619

职业病网 - 中国专业的职业病门户网

有害信息举报:023-63555815 举报QQ:3484469351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