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 | 古人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神韵充盈

Avatar
admin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画中十六只虾形态各异,灵动活泼,栩栩如生,淡墨绘成的躯体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

此画中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2

《珍禽图》/黄筌

▲《珍禽图》局部

《珍禽图》为五代西蜀画家黄筌的传世名作,图中描绘了 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二十余种,画面左下角署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从此落款可知, 此画应为黄筌给儿子黄居宝画的课稿。

▲《珍禽图》局部

画面中动物排列无序,但每一种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

每一动物的神态都画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而且色调柔丽协调,体现了黄筌一派 “用笔新细,轻色晕染”的特点。

《珍禽图》标志着中国画中的花鸟画从早期的粗拙至此已经臻于精美,中国的花鸟画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写实能力。

3

《写生蛱蝶图》/赵昌

▲《写生蛱蝶图》

《写生蛱蝶图》描绘了群蝶恋花的田园小景。

轻灵振翅的蛱蝶起舞于画幅的上半部,秋花枯芦摇曳于画卷的底边。

▲《写生蛱蝶图》局部

在笔法上,蝶、蚱以工笔细描,花草则以双勾填色法。设色清淡、浓艳各得其所,彩不压墨。

画中大片的空白处画画了三只凌空飞舞的彩蝶, 顿使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该画作设色明快柔和,线条简练变化丰富,突破了北宋花鸟画院体的束缚, 丰富了花鸟画的技法,形成了一种新风格。

4

《岁寒三友图》/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岁寒三友图》以折枝形式将梅、松、竹组合在一起,虽然画得比较工整和写实,但与那种勾勒着色的工笔重彩则迥然有别。

重墨粗线画出的竹叶、劲挺而规整排列的松枝与圈勾后显示为百花的梅朵, 形成视觉形式的韵致。

▲《岁寒三友图》局部

用笔上,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着用细笔,浓墨所圈钩的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画法各异,充满韵致,是幅极具精神的南宋小品。

《岁寒三友图》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绝幽雅,意趣横生。

5

《幽涧寒松图》/倪瓒

▲《幽涧寒松图》

《幽涧寒松图》创作于明代洪武七年,为倪瓒生命的最后一年,也是其画风、思想最成熟的时期。这幅作品正是倪瓒晚年隐居太湖时所作, 为友人周逊学所作。

▲《幽涧寒松图》局部

《幽涧寒松图》疏林远岫,寒泉溪流,为平远式构图,近景松石缓坡,溪流数叠,中景水流平缓静谧,远景山峦起伏。

树则多用侧锋干笔皴擦,松树秀峭,但树叶稀疏。 全画给人一种荒疏萧索之感。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