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后就放假啦,你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是选择在异地过中秋呢?终于不用可以把手头上的工作放下一阵子了,这些天,我们这因土地征地占问题引发的群众矛盾此起彼伏,那叫一个心累。
不管工作了,明天先去牧区接上儿子,后天回老家。
如果你已经回家了,希望如你所愿,再度感受到亲人和家的温暖,重拾儿时记忆,月明人团圆。如果你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回家,也希望你在望月时,能想到远方的亲人,虽不能聚,但能同赏一轮美月,共享一缕凉爽晚风,天涯共此时。
各位老铁,中秋节快乐!
本篇是关于汉字“灮”的学习笔记,火下面一个儿,蛮生僻的一个字,含义还不太好猜。
我记得之前文章里提到过“儿”字,它的甲骨文长这个样子:,下面是一个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本义是“幼儿”。后“儿”字作为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
“灮”字为会意字,下面为表示与人有关的“儿”字,上面为“光”字,火在人上,会意光明。实际上,“灮”同“光”,读音为【guāng】,表示光明的意思。是光字的一个异体字。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说的就是,“灮”表示光明的意思,由光在人上会意成光明的意思。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光”字的解释为:
光,朙也。左傳周內史釋易觀國之光曰。光、遠而自他有燿者也。从火在儿上。光朙意也。說會意。目在儿上則爲見。气在儿上則爲欠。口在儿上則爲兄。皆同意。古皇切。十部。
可见,段先生对文字的研究非常深入,不仅考虑了形声、会意等构字法,还考虑了文字的义理、音韵、部首等方面。上边这段关于汉字“光”的解释,是在说:“光”字跟“朙”字是同一个意思,都表示“光亮”的意思。“左传”里面有一句“观国之光”,周国的史官解释说,这里的“光”指的是从远方发出来,能照亮四周的光。“光”字是由“火”字旁和“儿”字组成的,表示它有发光照明的意思。如果把目字放在儿字上面,就是“见”字,如果把气字放在儿字上面,就是欠字,如果把口放在儿字上面,就是“兄”字,如此这般,都是同一类型的用法。古皇切,就是光字的切音,即【guang】。
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一个字,就写到这。
对了,刚才刷到一个哭笑不得的新闻,黄先生从某食品公司买了800份月饼,邮寄给全国各地的客户,希望向他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可客户收到傻眼了,生产日期竟然是2014年9月7日,过期了9年。一个本应馈赠客户、增进感情的中秋礼品,却让客户觉得有点被捉弄智商的感觉。调查后,厂家说是生产日期印错了,打印日期的机器,一开机就默认显示2014年。哈哈,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个说法的,正常人的脑子,怎么会把2014年的月饼放到现在?工作出现失误在所难免,不过这个确实有点搞笑了。
更多推荐两个虎是什么字,虤怎么读音,什么意思?“草字下面三个女”是什么字,“葌”是什么意思?嫪毐怎么读拼音?什么样的人,敢给始皇帝他爹戴绿帽?“乃小”组成的尕怎么读,是什么意思?郯怎么读,什么意思?“郯城”怎么读?